幾年前,再制造在工程機械行業還是一個很時髦的概念,高端循環經濟,在核心部件性能分析和壽命評估的基礎上,對廢舊產品和部件實施高技術修復和再生,使再制造產品的性能和質量達到或超過新產品。根據國外再制造的經驗,與制造新產品相比,再制造可節約能源60%,節約材料70%,節約成本50%,大氣污染排放量可降低80% 以上,對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利國利民,保護環境,又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何樂而不為呢?從2009 年11月開始,國家先后批準了幾批再制造試點企業,并投入大量資金,對這些從事再制造的企業給予了很大的財政支持。當時,正趕上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高峰時期,很多企業都躍躍欲試地買地、投資,準備在設備再制造領域大顯身手。
6年時間過去了,再制造產業并沒有像人們所期待的那樣遍地開花、結果,相反卻鮮有成功的案例。一些企業拿到國家的資金支持,投資開展再制造業務,效益卻不理想,認真做出的再制造產品卻沒有被市場所接受;另外一些企業雖然拿到政府資金的支持,卻沒有將再制造業務堅持下去,遇到困難后調整發展方向,放棄了再制造;還有一些企業的再制造項目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圈錢圈地,拿到國家補貼卻沒有做再制造;更多的企業則由于資金、技術或發展方向等困惑,一直對再制造持觀望的態度。
2014 年筆者寫過一篇文章《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之我見》,當時就曾經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再制造提出了自己的擔心,我們花了太多時間討論再制造的技術和標準,卻忽略了另外一些重要問題:再制造產品的市場和競爭力?,F在看來,這些擔心并非杞人憂天。
首先,中國對再制造產品的標準要求太高,達到甚至超過新產品的性能,勢必要求從事再制造的企業具有強大的加工和檢測能力,那樣一來項目投資大,投資回報周期就很長。這些年一些再制造企業的實踐證明:沒有批量的設備再制造很難盈利,很多再制造企業被迫停產或轉型,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中國用戶對于再制造的概念并不了解,很多人認為再制造就是翻新,而經過翻新的二手設備價格很低,加上制造商并不向再制造企業開放其知識產權和零部件供應,造成再制造標準越高,需要更換的零件越多,產品競爭力越差,自然會在與翻新二手設備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再制造是一個新的產業,當一家企業進入一個新產業或推出一款新產品之前,首先要做市場調查,傾聽(潛在)用戶的需求和看法,中國再制造產業有多少人傾聽過用戶的看法?不要以為貼上一個再制造標識的設備就可以贏得用戶的信任而賣出更高的價格,畢竟沒有用戶愿意只為一個好的環保概念埋單。沒有市場,再制造企業就無法生存。
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面臨的困境
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面臨的困境
上圖顯示了中國工程機械設備再制造所面臨的困境:一方面政府和行業對再制造的宣傳不夠,用戶接納程度低,很少有人愿意承擔再制造產品的價格來購買一臺“翻新”車;另一方面,沒有批量和市場,再制造的成本也高居不下。世界上任何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都是從低到高、循序漸進,而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的發展路徑顯然背離了這一規律,這就讓工程機械再制造進入一個尷尬的“死胡同”。
筆者認為,這種局面的產生,一方面說明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市場還不成熟,盡管我們擁有巨大的設備保有量和二手車交易量,可多年來設備“翻新”和“造假”的歪風破壞了再制造成長的土壤,摧毀了用戶對于再制造設備的信心;另一方面,美國有幾萬家再制造企業,而中國卻缺少再制造的配套企業,很多維修與再制造所需要的零配件還需要通過設備制造商來采購,高成本只能讓用戶望而卻步。
其實,設備大修本身就是一種形式的再制造,二手設備經過整修再次進入市場也屬于循環經濟的一部分,可為什么中國二手設備市場如火如荼,甚至供不應求,而再制造產業卻舉步維艱、難以發展呢?再制造在中國能否生存和發展取決于市場,而不是技術。國外對工程機械設備再制造的標準是恢復設備性能90% 以上,而中國卻要求達到或超過新設備的性能,高端,智能,世界第一,可美好的理想并不能帶來經濟效益,門檻越高配套企業越少,再制造成本就越高,市場的接納程度越低。因此,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的發展路徑應該是由低到高,由“準再制造”到再制造的過度。筆者建議行業設備再制造的標準分階段來實施,第一階段達到60%~70% 的新設備性能被認為是準再制造,第二階段達到90%的新設備性能為再制造。這樣,就與用戶對再制造產品的接納程度更吻合,通過宣傳逐步提升客戶對再制造的了解和接納程度,同時提升再制造產業的配套,逐步提升再制造產品的標準。
在這方面,合肥齊日再制造公司進行了十分有益的嘗試。他們既不是工程機械代理商,也不是制造企業,雖然沒有很多加工和檢測設備,卻憑借多年來的設備維修經驗,專注做1~2 個挖掘機型的“準再制造”,再制造產品統一標準,統一定價,并提供質保期,得到了市場的接納和用戶的認可,產品供不應求。在再制造過程中,他們還根據電腦控制技術的發展對設備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有些性能甚至超出了當年的新設備,贏得了用戶的良好口碑。有了利潤企業就有了發展的動力,就能夠提升加工和檢測能力,實現更高的再制造標準。
有些專家可能對這種再制造不屑一顧,認為充其量那只是大修或翻新,并沒有達到再制造的標準。多年以來,一些專家熱衷于討論再制造的標準和技術,結果卻讓再制造離市場越來越遠,與用戶的需求背道而馳,也造成了再制造當前所處的尷尬境地。當再制造演變成一個高大上的學術研究時,這樣一個利國利民的循環經濟產業就在無形中被扼殺了。
中國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是自上而下的高端智能精英式發展道路,還是草根參與的漸進式循環經濟發展道路,是到了反思的時候了。
面臨市場、稅收、技術壁壘和零部件配套等諸多挑戰,國家應積極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向國民宣傳綠色制造和保護環境的意義,扶持那些被用戶認可的再制造企業,培育一批再制造配套企業,形成再制造的良性發展環境。中國工程機械巨大的二手設備市場說明,循環經濟在中國有需求,有市場,只是再制造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為用戶和企業提供合作雙贏的平臺。畢竟,再制造是一種市場行為,如果沒有用戶購買,再制造的標準再高也只是個毫無意義的“偽命題”;如果企業不能盈利,再制造的再高大上也只能是“海市蜃樓”。